第四百一十二章宮保阮元
關燈
小
中
大
第四百一十二章 宮保阮元
隨著阮元對民間的整頓,江西日趨安穩,不知覺間,已是嘉慶二十年之春。這一日朝廷加封阮元的聖旨也到了南昌撫院,阮元正式受封太子少保,接下了嘉慶賜下的花翎和翎管。此外,因阮元多年辦事辛勞,素有功勳,嘉慶也格外開恩,加授謝雪為宜人,自劉文如受封後十年,謝雪終於也有了命婦之位。但嘉慶下旨加恩之際,卻也繼續告誡阮元,務要將朱 毛俚抓捕到案。先前阮元捕拿胡秉耀之時,朱 毛俚已然潛逃,從此不知所蹤,看來經過滑縣之役,嘉慶對於民間謀反之事,尚是心有餘悸。
看著阮元收了花翎,似是輕松了不少,楊吉也在一旁對阮元笑道:“伯元,真是沒想到啊,你說謝小夫人當年剛來咱們家的時候,看了我們,害怕的一句話都不敢說,可如今呢?也有了五品身份了,唉,也是十九年過來了,你看我這頭發,也都白了不少啊。”
“哈哈,你還記得當年的事啊?”阮元果然尚是輕松,也對楊吉笑道:“月莊和書之本是一樣,都是咱們家人,福兒生得還早,卻也不該……或許也是我的錯吧。”他自然清楚,謝雪當年因為誤交奸人,一時險些釀成大禍,是以之後數年,孔璐華便只為劉文如上報了宜人之事,將謝雪封敕推延了下來,又加上自己守制、貶官之事,根本沒有機會替謝雪再要一份封賞。這一次自然也是自己平盜有功,孔璐華借機提出了這個建議,嘉慶方才允準了。
“不過還有件事,伯元,我怎麽覺得,你一直就沒在乎過呢?”楊吉這時卻忽然對阮元道:“皇上詔旨中所言那朱 毛俚,咱們從去年九月就開始剿捕,這都快半年了,也沒見到他人影。皇上為了這件事,下旨給你也好幾次了,可對這朱 毛俚,你怎麽……感覺你一點都沒有認真剿辦的意思啊?”
“楊吉,那朱 毛俚不用抓的。”不想這時阮元卻道:“咱們抓捕胡秉耀的時候,早已將他們內情問得清楚,這朱 毛俚是什麽人啊?其實就是餘幹鄉下一個普通農民,和什麽前明後裔一點關系都沒有,聽他們說起這朱 毛俚樣貌不過平平,混在人群之中也找不出來的,又是個自幼失學,不通文字之人,這樣的人我抓與不抓,又有什麽區別啊?”
“伯元,這……”楊吉似乎還是不能理解。
“我不再加強剿捕,原因有二。”阮元見他不解,也只好繼續解釋道:“第一,這 朱 毛俚本人,全無謀逆可能,之前他們之所以集會謀亂,指使謀劃之人,全是胡秉耀他們,這朱 毛俚什麽都沒做,可見不過是個傀儡。既然他再無危險,那多花力氣剿捕這麽個人,得不償失啊。第二,正是因為這朱 毛俚太普通了,所以就算咱們大力搜捕,又有誰能保證一定將他捉出來呢?到時候多半是真朱 毛俚全無所獲,卻有許多無辜百姓被當成了朱 毛俚,竟而遇禍,難道那樣的情況,是你我所願意看見的嗎?既然江西大局已定,那還不如繼續搜捕那些結夥為盜之人呢,那不是更重要嗎?”
“原來如此啊,伯元,這樣一來,或許江西還能更加太平呢。”楊吉聽了阮元分析,也對他點頭稱許道。
“只是……楊吉,還有件事需要告訴你,你這幾日……先回一次揚州吧。揚州那邊來了信,楊叔他……若是四五日內你能回去,說不定可以見他最後一面呢。”不想阮元說完江西政事,竟忽然對楊吉說起楊祿高的事來,聽著楊祿高已然重病垂危,楊吉卻也吃了一驚。
“伯元,這……要是果然如此,我和楊叔認識三十多年了,早就把他當做親叔叔了,這一趟,我得過去。”只是說起日程,楊吉卻也有些擔心,問道:“可是伯元,若是楊叔的病真如你所言,我這……這還來得及嗎?”
“來得及。”不想阮元卻堅定道:“楊吉,你還記得八年前我居家守制之時造的紅 船嗎?這幾年下來,沿江已經有不少客船用了我當時舊式,江西現下就有一種船,叫做‘滄江紅’,我今日就派人和他們說一聲,為你備一條船出來,這種船從南昌順水東下,只需三天,就可以到揚州了。你自去準備,剩下的就交給我吧。”
“三天?那好,我這就回去準備一下。”楊吉聽著阮元之語,雖從不相信一艘客船可以三天由贛入揚,卻也有了幾分信心,當即辭別了阮元,準備臨時歸揚事宜去了。
之後,阮元也一直沒有抓到朱 毛俚,為此嘉慶也一度下旨訓斥阮元,讓他加緊搜捕,但阮元清楚江西實情,並未改變既定方略,很快又有曾文彩、盧太文等盜匪團夥被阮元清剿。久而久之,嘉慶眼看江西成規模的“會黨”俱已消失,才終於安下心來。
仲春之時,南昌知府張敦仁、南昌知縣陳煦、貢生盧宣旬等人聽聞阮元有《十三經註疏》宋版之事,且有意重新刊刻之後,相繼來到撫院拜訪阮元,詢問可否開工刻版,阮元想著江西已經漸漸安定,民生已足,當思文教,便也同意了三人之邀,選定了南昌府學作為刻版之處,由南昌及附近府縣招募刻工,阮元則盡出自己家藏舊版,不足之處,亦高價向蘇州等處藏書人家購來舊版補足,又將自己定稿的《十三經註疏校勘記》一並取出,附在經文之下刊刻,正式開始了重刻《十三經註疏》的工作。
而嘉慶二十年初春,江西也難得的迎來了非常均勻的降雨,全無大旱大澇之象,或許是個不錯的年份,這也讓阮元更加安心。修書之餘,阮元也再次清查了江西倉庫,發現原本八十三萬的虧空,只剩下十萬兩尚未補足。阮元也因地制宜,定下“以交代為盤查”、“以比較驗彌補”二策,每次錢糧入倉,則需當即清點,上報後還需要和歷年錢糧征收之數相對比,確認有無虧空。此後,各地彌補虧空之數也要詳加對比,如此更易看出何處認真清點錢糧,何處可能存在有意偷漏,多方比照之下,假公濟私之事自然漸漸消弭。
不過嘉慶一朝,天災頻繁甚於往日,即便一二直省風調雨順,也總有些省時運不濟,大有之年難得一見。這一年的甘肅,就意外出現了數月不雨的情況,眼看田地大半將要絕收,陜甘總督那彥成也當即召集本省藩臬道員,齊聚蘭州,向他們宣布了賑災之事,道:
“你等這次來蘭州一次,有些事卻需要清楚,今年咱們甘肅數月不雨,大旱在即,你們下面,也已經有不少府縣報了災歉情況上來,今年這個樣子,只有朝廷放賑,咱們方才可以渡過難關了!我已經上疏皇上,若無差錯,賑銀下個月就可以到了,到時候,你等務必盡心放賑,不可於賑銀之中有所虧漏!如今天災不斷,百姓本就困於生計,這次大災,又不知有多少百姓嗷嗷待哺,你等務要明白,若是有人從賑銀中私自克扣,那便是於百姓口中奪食,那是喪了良心之事!就算你等抱著僥幸之心,想著萬一你等克扣不被發現,自可安然無事,可你們也要想想,你們就不怕你們自己子孫,日後因你們這喪盡天良之行,竟受到報應嗎?!”那彥成之母這時年事已高,虔心禮佛,故而那彥成言語之間也受了母親影響。
眾官員紛紛應過,那彥成也便讓幾個道員各回駐地,準備接受賑銀了。只剩下一個人卻遲遲留在總督府中,似乎不願離去。那彥成看他模樣,知道是甘肅布政使陳祁,便也主動向他問道:“陳藩臺,皇上已經準了咱們賑銀,那後面的事,也就多勞煩你了,怎麽,看你樣子,今日竟似有些話,要單獨與我說不成?”
“那爵爺,下官賑災之事,自然會盡心去辦。”這陳祁回過身來,對那彥成也是異常恭敬,可即便如此,陳祁卻又補充道:“只是……那爵爺,方才您那番話,下官聽著,雖為公允,其實不妥啊。”那彥成因滑縣之役有功,被加封三等子爵,故而陳祁以“爵爺”稱之。
“有何不妥,你且說來看看。”那彥成自也客氣,道:“還有,以後也不用叫我爵爺,只稱總制便是。”他這樣說,也是因為自己所封子爵與祖父阿桂公爵相去甚遠,自覺慚愧。
“是,那總制,其實下官之前便在甘肅做過官,所以這甘肅官場賑災的風氣,下官是清楚的。那總制,您這陜甘總督做了六年,一直並無重災,是以有些事情,總制未必比下官清楚。”陳祁依然十分謙敬,對那彥成道:“那總制,下官嘉慶初年,就做過甘肅的道員,所以下官明白,這賑災之事,分發錢糧,大半需要吏員來做,只是本省吏員……其實早在下官做道員的時候,就已經多有入不敷出之事了。”
“入不敷出……這個其實我也清楚,別省吏員,也有許多疲乏之人。但究其根本,還是這些年人口眾多,天災不減,是以糧價貴了,糧食一貴,其他許多生計之用,自然也貴了起來,並非一時可以根治之事……陳藩臺,你是想說,這吏員入不敷出,便會在放賑中牟取私利,是嗎?可即便如此,甘肅這幾年虧空也不好補,藩庫應該也沒有多少銀子可以給他們吧?不然,我自己出一萬兩銀子,給這些吏員貼補家用,但咱們這次賑災,必須嚴令下屬吏員,不可侵貪朝廷的救災賑銀!你意下如何?”那彥成卻也清楚吏員實情,於是定了一個折中方案,向陳祁問道。
“可是總制大人,依下官之意,這一萬兩不夠啊?”陳祁猶豫道。
“那按你的意思,這剩下的錢……”那彥成沈吟半晌,回想著陳祁前後言語,忽然明白了過來,言語當即嚴厲,對陳祁道:“陳藩臺,你的意思難道是……讓我從朝廷賑銀裏出錢補貼下吏?我方才議事之事,已經言明今年賑銀,務必用到百姓衣食之上,怎麽?我先前說的話,你竟要讓我食言不成?”
“總制大人,這……有件事您或許不知。”陳祁看那彥成言語強硬,只好勸道:“下官以前在甘肅做官時,知道這裏規矩,發放賑糧賑銀,省裏上報預期數額之時,是要額外再加一部分的。譬如今年,咱們上報的是請求放賑一百三十五萬兩,實際上下官藩司估算,就是一百二十萬兩,那多出的十五萬兩,本來就是給這些吏員準備的。”
“陳祁,本官方才也說了,專款專用,你請撥一百二十萬兩也好,一百三十五萬兩也好,這筆錢,是給百姓施粥放賑的,不是給吏員私下使用的!”那彥成聽著陳祁依然不願改變心意,便即對他怒道:“更何況,你報了一百三十五萬的賑銀,那這筆錢,咱們就不能私下取用,你所言撥出賑銀以濟下吏一事,大違朝廷法度,絕不可行!若是你執意如此,那今日你我言盡於此,你就回去吧!”
說罷,那彥成也不再看陳祁一眼,便即回到內廳去了。只是陳祁面上卻似並無憂懼之情,而是異常從容。或許,那彥成根本過不了這一關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隨著阮元對民間的整頓,江西日趨安穩,不知覺間,已是嘉慶二十年之春。這一日朝廷加封阮元的聖旨也到了南昌撫院,阮元正式受封太子少保,接下了嘉慶賜下的花翎和翎管。此外,因阮元多年辦事辛勞,素有功勳,嘉慶也格外開恩,加授謝雪為宜人,自劉文如受封後十年,謝雪終於也有了命婦之位。但嘉慶下旨加恩之際,卻也繼續告誡阮元,務要將朱 毛俚抓捕到案。先前阮元捕拿胡秉耀之時,朱 毛俚已然潛逃,從此不知所蹤,看來經過滑縣之役,嘉慶對於民間謀反之事,尚是心有餘悸。
看著阮元收了花翎,似是輕松了不少,楊吉也在一旁對阮元笑道:“伯元,真是沒想到啊,你說謝小夫人當年剛來咱們家的時候,看了我們,害怕的一句話都不敢說,可如今呢?也有了五品身份了,唉,也是十九年過來了,你看我這頭發,也都白了不少啊。”
“哈哈,你還記得當年的事啊?”阮元果然尚是輕松,也對楊吉笑道:“月莊和書之本是一樣,都是咱們家人,福兒生得還早,卻也不該……或許也是我的錯吧。”他自然清楚,謝雪當年因為誤交奸人,一時險些釀成大禍,是以之後數年,孔璐華便只為劉文如上報了宜人之事,將謝雪封敕推延了下來,又加上自己守制、貶官之事,根本沒有機會替謝雪再要一份封賞。這一次自然也是自己平盜有功,孔璐華借機提出了這個建議,嘉慶方才允準了。
“不過還有件事,伯元,我怎麽覺得,你一直就沒在乎過呢?”楊吉這時卻忽然對阮元道:“皇上詔旨中所言那朱 毛俚,咱們從去年九月就開始剿捕,這都快半年了,也沒見到他人影。皇上為了這件事,下旨給你也好幾次了,可對這朱 毛俚,你怎麽……感覺你一點都沒有認真剿辦的意思啊?”
“楊吉,那朱 毛俚不用抓的。”不想這時阮元卻道:“咱們抓捕胡秉耀的時候,早已將他們內情問得清楚,這朱 毛俚是什麽人啊?其實就是餘幹鄉下一個普通農民,和什麽前明後裔一點關系都沒有,聽他們說起這朱 毛俚樣貌不過平平,混在人群之中也找不出來的,又是個自幼失學,不通文字之人,這樣的人我抓與不抓,又有什麽區別啊?”
“伯元,這……”楊吉似乎還是不能理解。
“我不再加強剿捕,原因有二。”阮元見他不解,也只好繼續解釋道:“第一,這 朱 毛俚本人,全無謀逆可能,之前他們之所以集會謀亂,指使謀劃之人,全是胡秉耀他們,這朱 毛俚什麽都沒做,可見不過是個傀儡。既然他再無危險,那多花力氣剿捕這麽個人,得不償失啊。第二,正是因為這朱 毛俚太普通了,所以就算咱們大力搜捕,又有誰能保證一定將他捉出來呢?到時候多半是真朱 毛俚全無所獲,卻有許多無辜百姓被當成了朱 毛俚,竟而遇禍,難道那樣的情況,是你我所願意看見的嗎?既然江西大局已定,那還不如繼續搜捕那些結夥為盜之人呢,那不是更重要嗎?”
“原來如此啊,伯元,這樣一來,或許江西還能更加太平呢。”楊吉聽了阮元分析,也對他點頭稱許道。
“只是……楊吉,還有件事需要告訴你,你這幾日……先回一次揚州吧。揚州那邊來了信,楊叔他……若是四五日內你能回去,說不定可以見他最後一面呢。”不想阮元說完江西政事,竟忽然對楊吉說起楊祿高的事來,聽著楊祿高已然重病垂危,楊吉卻也吃了一驚。
“伯元,這……要是果然如此,我和楊叔認識三十多年了,早就把他當做親叔叔了,這一趟,我得過去。”只是說起日程,楊吉卻也有些擔心,問道:“可是伯元,若是楊叔的病真如你所言,我這……這還來得及嗎?”
“來得及。”不想阮元卻堅定道:“楊吉,你還記得八年前我居家守制之時造的紅 船嗎?這幾年下來,沿江已經有不少客船用了我當時舊式,江西現下就有一種船,叫做‘滄江紅’,我今日就派人和他們說一聲,為你備一條船出來,這種船從南昌順水東下,只需三天,就可以到揚州了。你自去準備,剩下的就交給我吧。”
“三天?那好,我這就回去準備一下。”楊吉聽著阮元之語,雖從不相信一艘客船可以三天由贛入揚,卻也有了幾分信心,當即辭別了阮元,準備臨時歸揚事宜去了。
之後,阮元也一直沒有抓到朱 毛俚,為此嘉慶也一度下旨訓斥阮元,讓他加緊搜捕,但阮元清楚江西實情,並未改變既定方略,很快又有曾文彩、盧太文等盜匪團夥被阮元清剿。久而久之,嘉慶眼看江西成規模的“會黨”俱已消失,才終於安下心來。
仲春之時,南昌知府張敦仁、南昌知縣陳煦、貢生盧宣旬等人聽聞阮元有《十三經註疏》宋版之事,且有意重新刊刻之後,相繼來到撫院拜訪阮元,詢問可否開工刻版,阮元想著江西已經漸漸安定,民生已足,當思文教,便也同意了三人之邀,選定了南昌府學作為刻版之處,由南昌及附近府縣招募刻工,阮元則盡出自己家藏舊版,不足之處,亦高價向蘇州等處藏書人家購來舊版補足,又將自己定稿的《十三經註疏校勘記》一並取出,附在經文之下刊刻,正式開始了重刻《十三經註疏》的工作。
而嘉慶二十年初春,江西也難得的迎來了非常均勻的降雨,全無大旱大澇之象,或許是個不錯的年份,這也讓阮元更加安心。修書之餘,阮元也再次清查了江西倉庫,發現原本八十三萬的虧空,只剩下十萬兩尚未補足。阮元也因地制宜,定下“以交代為盤查”、“以比較驗彌補”二策,每次錢糧入倉,則需當即清點,上報後還需要和歷年錢糧征收之數相對比,確認有無虧空。此後,各地彌補虧空之數也要詳加對比,如此更易看出何處認真清點錢糧,何處可能存在有意偷漏,多方比照之下,假公濟私之事自然漸漸消弭。
不過嘉慶一朝,天災頻繁甚於往日,即便一二直省風調雨順,也總有些省時運不濟,大有之年難得一見。這一年的甘肅,就意外出現了數月不雨的情況,眼看田地大半將要絕收,陜甘總督那彥成也當即召集本省藩臬道員,齊聚蘭州,向他們宣布了賑災之事,道:
“你等這次來蘭州一次,有些事卻需要清楚,今年咱們甘肅數月不雨,大旱在即,你們下面,也已經有不少府縣報了災歉情況上來,今年這個樣子,只有朝廷放賑,咱們方才可以渡過難關了!我已經上疏皇上,若無差錯,賑銀下個月就可以到了,到時候,你等務必盡心放賑,不可於賑銀之中有所虧漏!如今天災不斷,百姓本就困於生計,這次大災,又不知有多少百姓嗷嗷待哺,你等務要明白,若是有人從賑銀中私自克扣,那便是於百姓口中奪食,那是喪了良心之事!就算你等抱著僥幸之心,想著萬一你等克扣不被發現,自可安然無事,可你們也要想想,你們就不怕你們自己子孫,日後因你們這喪盡天良之行,竟受到報應嗎?!”那彥成之母這時年事已高,虔心禮佛,故而那彥成言語之間也受了母親影響。
眾官員紛紛應過,那彥成也便讓幾個道員各回駐地,準備接受賑銀了。只剩下一個人卻遲遲留在總督府中,似乎不願離去。那彥成看他模樣,知道是甘肅布政使陳祁,便也主動向他問道:“陳藩臺,皇上已經準了咱們賑銀,那後面的事,也就多勞煩你了,怎麽,看你樣子,今日竟似有些話,要單獨與我說不成?”
“那爵爺,下官賑災之事,自然會盡心去辦。”這陳祁回過身來,對那彥成也是異常恭敬,可即便如此,陳祁卻又補充道:“只是……那爵爺,方才您那番話,下官聽著,雖為公允,其實不妥啊。”那彥成因滑縣之役有功,被加封三等子爵,故而陳祁以“爵爺”稱之。
“有何不妥,你且說來看看。”那彥成自也客氣,道:“還有,以後也不用叫我爵爺,只稱總制便是。”他這樣說,也是因為自己所封子爵與祖父阿桂公爵相去甚遠,自覺慚愧。
“是,那總制,其實下官之前便在甘肅做過官,所以這甘肅官場賑災的風氣,下官是清楚的。那總制,您這陜甘總督做了六年,一直並無重災,是以有些事情,總制未必比下官清楚。”陳祁依然十分謙敬,對那彥成道:“那總制,下官嘉慶初年,就做過甘肅的道員,所以下官明白,這賑災之事,分發錢糧,大半需要吏員來做,只是本省吏員……其實早在下官做道員的時候,就已經多有入不敷出之事了。”
“入不敷出……這個其實我也清楚,別省吏員,也有許多疲乏之人。但究其根本,還是這些年人口眾多,天災不減,是以糧價貴了,糧食一貴,其他許多生計之用,自然也貴了起來,並非一時可以根治之事……陳藩臺,你是想說,這吏員入不敷出,便會在放賑中牟取私利,是嗎?可即便如此,甘肅這幾年虧空也不好補,藩庫應該也沒有多少銀子可以給他們吧?不然,我自己出一萬兩銀子,給這些吏員貼補家用,但咱們這次賑災,必須嚴令下屬吏員,不可侵貪朝廷的救災賑銀!你意下如何?”那彥成卻也清楚吏員實情,於是定了一個折中方案,向陳祁問道。
“可是總制大人,依下官之意,這一萬兩不夠啊?”陳祁猶豫道。
“那按你的意思,這剩下的錢……”那彥成沈吟半晌,回想著陳祁前後言語,忽然明白了過來,言語當即嚴厲,對陳祁道:“陳藩臺,你的意思難道是……讓我從朝廷賑銀裏出錢補貼下吏?我方才議事之事,已經言明今年賑銀,務必用到百姓衣食之上,怎麽?我先前說的話,你竟要讓我食言不成?”
“總制大人,這……有件事您或許不知。”陳祁看那彥成言語強硬,只好勸道:“下官以前在甘肅做官時,知道這裏規矩,發放賑糧賑銀,省裏上報預期數額之時,是要額外再加一部分的。譬如今年,咱們上報的是請求放賑一百三十五萬兩,實際上下官藩司估算,就是一百二十萬兩,那多出的十五萬兩,本來就是給這些吏員準備的。”
“陳祁,本官方才也說了,專款專用,你請撥一百二十萬兩也好,一百三十五萬兩也好,這筆錢,是給百姓施粥放賑的,不是給吏員私下使用的!”那彥成聽著陳祁依然不願改變心意,便即對他怒道:“更何況,你報了一百三十五萬的賑銀,那這筆錢,咱們就不能私下取用,你所言撥出賑銀以濟下吏一事,大違朝廷法度,絕不可行!若是你執意如此,那今日你我言盡於此,你就回去吧!”
說罷,那彥成也不再看陳祁一眼,便即回到內廳去了。只是陳祁面上卻似並無憂懼之情,而是異常從容。或許,那彥成根本過不了這一關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